本报讯 从11月中下旬开始,一波接一波冷空气侵袭我市,气温骤降,11月25日我市已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大风降温却让很多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大呼伤不起。记者从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半个月以来前往医院就诊的突发脑血管疾病患者大幅增加。此外,冬季呼吸道疾病、煤气中毒是急诊室的常见病例,因此市民需小心应对低温天气。
市民李老伯是个健身爱好者,前段时间的阴雨绵绵没法出门,昨天转晴他便出门锻炼。一出门,李老伯就被冷风吹得一激灵,但为了不辜负难得的好天气,李老伯把外套裹裹紧,来到了小区的健身点。才刚沿着步道慢跑两圈,李老伯突然感到心里有块大石头压着,有发麻的感觉,持续几秒钟后疼痛感又消失了,李老伯没当回事,继续锻炼。直到心痛得越来越厉害,李老伯才赶紧打电话给儿子,将自己送到医院就诊。经医生确诊为冠心病,而最直接的诱因就是寒冷的天气。
“类似的心血管疾病半个月来频发,光急诊接诊数量,就超过了往常1倍多。”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李卫权说,天气寒冷会导致人的血管收缩,血黏度增加,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恶化概率。近期,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已启动了多例神经内外科心血管急诊介入手术。
李卫权提醒,中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应该更加要注意保暖,随着冷热变化,随时调节衣量,出门需戴暖和的帽子。平时要多饮水,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防止血液变得黏稠。在适当运动的同时避免雾霾天出行,做到心平气和,保持性格开朗、乐观、情绪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冬季呼吸道疾病多发,许多人因为天冷、感冒进而诱发各种病症。李卫权表示,对呼吸道疾病的预防,除了要做好保暖、加强锻炼外,尤其对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打好“身体基础”。在未发病或者发病早期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科学医治,长期跟踪疾病发展。而因洗澡、取暖引发的一氧化碳中毒情况在往年冬季也时有发生,在这方面,市民应注意正确使用热水器等设备,注意开窗通风等。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进入12月后,时序也正式进入了“冬天”的主题,“大雪”节气也将在本周到来,这也意味着又一次降温的到来。本周天气以多云为主,气温还将继续下滑,最低气温将突破0℃,最高气温在13℃左右,早晚将出现霜冻。
■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纪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