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启动全国首个跨省田园乡村马拉松赛事项目,成功打造“明月山塘”特色古镇……2017年的广陈唱响了一出农业大戏,既奏响了农业转型升级的号角,也吹响了接轨上海的冲锋号。
新的一年,作为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所在地的广陈镇,如何以“先行区”的方位树标杆?吴东伟心中已有了构想,他表示,广陈镇将在“特”和“美”上下功夫,做好新型农业、建好美丽乡村,举农业旗、打旅游牌、唱文化戏、走接轨路,像抓工业发展一样抓农业发展,像抓城市建设一样抓农村建设,以产乡融合的新实践创造乡村振兴的平湖经验。
吴东伟表示,做好农业这篇文章是广陈镇的必然选择。“广陈就是要立足优势,走人家没走的路,以‘换道超车’的思维实现广陈大发展。”吴东伟说。
如何将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打造成示范区和样本区?吴东伟表示,广陈镇将启动开发区核心区块建设,并成立管理机构、组建运营公司、制定园区规划、研究出台专项政策扶持。同时建立专业招商队伍,以引进最优质、最有前景的农业项目。
打造农业经济开发区,发展新型农业是根本。如何发展好新型农业?吴东伟的心里有着六个“新”,即新理念、新平台、新模式、新项目、新品牌、新市场。“我们要用工业化发展的新理念,利用好农业经济开发区这一新平台,运用跨界融合、产乡融合等新模式,做好‘农业+’的文章。”吴东伟说,开发区成功的关键在于好项目和大项目的支撑,目前在建、在谈的已有6个项目。广陈镇还将通过环境品牌、平台品牌、农产品品牌的三方发力,为农业经济开发区助力。没有市场就没有出路,吴东伟表示,广陈的市场策略就是主攻上海、面向全国,成为上海优质农业绿色产品供应地和环沪乡村旅游目的地。
农业的发展不止于生产产品,更在于生产“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吴东伟表示,这就是要以乡村旅游为媒、地方文化为魂,打旅游牌、唱文化戏,推动农旅深度融合。
去年,广陈镇入围了第一批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培育名单、嘉兴市美丽乡村示范镇,山塘村被评为浙江省省级传统村落、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成功打造的“明月山塘”特色古镇在毗邻的上海市场已有了初步影响力;高新村获得国家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龙萌村被评为嘉兴市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现在我们还在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省运动休闲小镇,在当下这个关键时期,就是要像抓城市建设一样抓农村建设,我们打造了3个精品村、4个重点村,村民生活环境好了、旅游资源也更加丰富了。”吴东伟说,如山塘村依托山塘古镇,布局有传统美食、文化业态、乡村马拉松赛道等亮点。
一个地方最大的特色就是文化,吴东伟表示,广陈镇还将深入挖掘耕读文化,融孟坚文化、钹子书文化、稻草文化于一体,讲好广陈故事,延伸广陈农旅文化内涵。
广陈虽然资源少,但有着毗邻上海的天然优势。在吴东伟的思路里,就是要借力上海,利用上海的资源和上海的市场,依托一镇、一村、一区,即“春风江南”小镇、山塘村、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释放广陈镇的发展潜力。
“2018年,在接轨上海方面,我们将以廊下·广陈‘一带一廊’特色品牌为抓手,突出‘党建联心、文化联姻、发展联动、民生联建、平安联创、人才联育’六大主题对接活动,扩大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内容,提升融合成效,加快推进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接轨。”吴东伟说,围绕“水墨广陈·田园小镇”建设目标,发挥广陈市域绿核生态优势、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等功能优势,加快打造集“农业、旅游、养生”为一体的复合型特色小镇,努力将广陈建成上海精英人士的休憩养心后花园。
吴东伟表示,2018年,对广陈来说,是奋斗的一年。广陈镇将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为金平湖新崛起贡献广陈的智慧和力量。
■记 者 李雨婷
通讯员 施 怡
漫 画 李泽峰